9月18日,在第十八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5年CSCO学术年会的“肝癌论坛”,我国台湾长庚纪念医院郑汝汾教授受邀进行“肝癌的介入治疗进展”专题报告。随后,《肿瘤瞭望》记者就此相关问题对郑教授进行了采访。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9月18日,在第十八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5年CSCO学术年会的“肝癌论坛”,我国台湾长庚纪念医院郑汝汾教授受邀进行“肝癌的介入治疗进展”专题报告。随后,《肿瘤瞭望》记者就此相关问题对郑教授进行了采访。
肝癌介入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肝癌确实是“国病”。在台湾地区,乙型肝炎和C型肝炎人口非常多,无论在10~60岁的男性还是女性人群,肝癌在所有癌症中均列第二位。我们都知道,如果能接受外科切除以及移植,患者预后均很好,但有很多患者不能接受手术,因此几十年来介入治疗对这类患者一直都是一个治疗选择。新药物的发展一直在改善。控制肿瘤,使不能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能够接受外科治疗,是我最近所做的研究和治疗方向。在台湾我们所做的小规模研究显示,通过此方法使不能手术患者能够接受外科治疗,生存率已与原本就可接受外科治疗患者相似。
5 cm以上大肝癌治疗选择之我见
一般来说,对3 cm以下的肝癌,局部射频消融、外科切除和肝移植被并列为首选根治手段,对于5 cm以上的大肝癌,上有大的争议。肝移植器官来源不一,如果为活体肝移植,还关乎供受体双方。我们希望肝移植3年生存率>70%,所以应慎重选择患者。晚期患者接受肝移植易复发,预后不好。对于小肝癌来说,世界普遍认为,射频消融治疗和外科切除治疗的5年生存率相似,但低于肝移植。对于大肝癌,我认为应尽量外科切除。全世界肝移植有两大标准:米兰标准和美国加州旧金山大学(UCSF)标准,这两个标准都有肿瘤大小和肿瘤数目的限制。关键看我们遵循哪种肝移植标准选择患者。
近年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技术进展
TACE已经用了30多年,其治疗手段已经被临床证实,是目前无法切除HCC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从最早期发展的栓塞方法,到后来碘油以及碘油加化疗药物的方法,都有非常好的进展。就我所在医院来说,TACE治疗HCC的5年生存率在30%以上。近几年,90Y标记的微球和载药微球介入的治疗安全性和疗效受到肯定。载药微球可使患者达到更高的生存率,2年效果好于碘油。而且载药微球不良作用少,栓塞并发症减少,甚至有些肝功能差的患者,也能耐受此治疗。
病毒性肝炎肝癌患者TACE分子靶向等抗肿瘤药物治疗时的利益权衡
有专家认为,TACE分子靶向和化疗等抗肿瘤的药物治疗均有激活肝炎病毒的可能性,病毒复制活跃以及肝炎活动往往会损害患者肝功能,并明显影响对抗肿瘤治疗的实施技术和效果。肝癌患者大部分有乙型肝炎和C型肝炎,这种情况可能确实存在。但是,TACE在临床应用已久,就我的研究而言暂时还未证明上述问题,可能需大家继续研究。在临床应用方面,TACE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作者简介:郑汝汾/Cheng Yu Fan
台湾高雄长庚纪念医院癌症中心和放射科主任
主要领域:肝癌治疗、移植和介入放射学。